最新信息
热门信息
当前位置:首页 > 人大调研 > 正文

关于我县扶贫攻坚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

发布人:系统管理员 发布日期:2016/5/31 来源:本站 浏览: 次 字号:

关于我县扶贫攻坚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

——2016年5月30日在武隆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

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

 

主任,各位副主任,各位委员:

为了推动扶贫攻坚工作,确保今年完成全县整体脱贫“摘帽”的目标任务,常委会按照年初制定监督工作计划,组织了调研组,在分管副主任涂华林的带领下,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先后到黄莺、和顺、土地、火炉等10多个乡镇的贫困村,就农村产业发展、基础设施建设、乡村旅游、农村电商、精准扶贫等项工作开展了调研;听取了县扶贫办就扶贫攻坚工作的全面情况介绍,并就调研发现的问题进行了交换和探讨。

在调研中,调研组采取实地察看、贫困户家中查看规划落实、查阅相关资料、召开座谈会院坝会等形式进行;调研的重点着重于今年的攻坚目标任务能否完成,探讨分析可能影响今年脱贫“摘帽”目标的问题因素,并就此提出建议意见。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:

一、我县限时打赢扶贫攻坚战工作的特点及取得的成效

去年初, 我县有贫困村75个,有建卡贫困人口共计1.6万户5.5449万人。其中,75个贫困村中有建卡贫困人口6436户22022人,占贫困户人口的40%。非贫困村的建卡贫困人口有9564户33427人,占贫困户人口的60%。

去年7月启动限时打赢扶贫攻坚战之后,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“完成55449人的贫困人口‘越线’减贫、75个贫困村整村脱贫‘销号’、全县脱贫‘摘帽’,并将贫困发生率降低到3%以内”的三大目标,坚持全县“一盘棋”、立下“军令状”、倒排“时间表”,层层落实责任、传导压力,集中精力,创新举措,扎实有序地推进了全县扶贫攻坚工作。到去年底,全县已有26个贫困村经验收实现脱贫,有29524个建卡贫困人口达到“越线”减贫目标。我县扶贫攻坚工作呈现出以下特点:

(一)各级领导重视。一是县委进一步加强对扶贫攻坚工作的领导。提出了“4+2”工作重点,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的限时打赢扶贫攻坚战领导小组,定期听取扶攻坚工作情况汇报,研究制定了系列扶持政策,建立系列扶贫攻坚工作制度。二是26个扶贫集团认真履行职责,积极帮助乡镇和联系的村社解决安全饮水、公路硬化、村便民服务中心等建设资金和产业发展项目,促进了贫困村基础设施的改善。三是各乡镇党委切实担负起主要责任,加强对扶贫攻坚工作的领导,精心组织实施,创新推进了扶贫攻坚各项工作的实施,使本乡镇的基础设施、产业发展、贫困户精准帮扶等工作得到有序推进。

(二)攻坚措施有力。一是先后制定“1+11”扶贫攻坚工作方案,指导了全县扶贫攻坚工作的开展。二是把建“八有”解“八难”的要求细化为从“扶贫搬迁”到“基层组织建设”的十大攻坚行动。“十大攻坚行动”共规划项目1762个,目前已启动实施1652个,占规划的93.8%,其中实施完毕的有1119个,占规划的63.5%。三是按照精准扶贫的工作要求,逐村逐户精准核实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基本情况、贫困现状、致贫原因,找准贫困的“病因”。同时按照“因村施策、因户施策、因人施策”的原则,编制精准扶贫的规划,找出精准脱贫的路径。四是制定了生态扶贫搬迁、产业发展、教育扶贫等6套26项配套帮扶的政策体系。如教育扶贫分别对学前教育、义务教育、中高职教育、高中教育、高等教育制定了不同的帮扶政策资金标准;对贫困户发展产业由财政每年补贴1500元产业发展资金等。五是编制了精准脱贫的“路线图”。全县划分了仙女山片、白马山片、火炉片区、芙蓉湖片区、鸭江平桥片区、桐梓山片区等6条线路68个示范基地,这些示范项目涉及到产业发展、乡村旅游、农村电商、基础设施建设等。

(三)制度机制更加完善。一是建立了目标责任制。层层签订了扶贫攻坚目标责任书和承诺书,明确了各级各部门及干部的任务和职责。二是完善对接帮扶机制。组建了26个县级扶贫集团对各乡镇进行集团式帮扶,集团内每个单位对接帮扶一个村。同时,按照“市管领导干部定点联系一个乡镇、帮扶10户贫困农户,县管领导干部定点联系一个贫困村、帮扶5户贫困户,科级及以下干部帮扶2—3户贫困户”的结对帮扶方式,全县8912名各级干部对接帮扶了1.6万户贫困户,覆盖了所有建卡贫困户。三是建立完善了资金整合与项目建设机制。全县累计整合投入扶贫项目资金17.34亿元,其中去年投入10.68亿元,今年新增6.66亿元。四是建立完善扶贫项目监管机制,对扶贫项目的建设质量、资金管理、工作推进等情况进行跟踪督查,不断增强项目建设绩效和资金使用安全。五是建立完善考核机制,将扶贫攻坚工作纳入定期督查、定期通报和“一票否决”范围。去年有5个乡镇被通报,一个乡镇的党政主要领导和两个村的“第一书记”被免职。

(四)攻坚成效明显。一是交通等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,撤并村通达、行政村通畅和通客车均实现100%,有48个贫困村解决了饮水困难问题和基本消除用电难问题。二是生态环境得到改善。通过实施石漠化治理、低效林改造、封山育林、新造林等措施进行生态修复和实施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、生态扶贫搬迁等方式,农村人居环境有了较好改善。三是启动了观光性农业、高山蔬菜、牲畜养殖等52个农业产业项目建设,建成了乡村旅游示范村(点)10个,带动了5000余贫困人口实现创业、就业,这些产业的发展增强了贫困群众脱贫的后劲。四是贫困户收入增加。据相关部门的统计,去年,我县建卡贫困户的家庭收入从建卡时的2215元增长到去年末的6335元,增幅达到186%。

1 [2] [3] [4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