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我县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
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于
一、我县少数民族现状
(一)少数民族人口构成情况。全县共有少数民族12个,人口15183人, 占全县总人口3.7%,其中苗族10440人,占68.7%;土家族3054人占20.1%;仡佬族1226人,占8.1%。
(二)少数民族乡基本情况。全县共有少数民族乡4个,分别是后坪苗族土家族乡、文复苗族土家族乡、石桥苗族土家族乡、浩口苗族仡佬族乡。共辖24个行政村,147个农业社,9015户34315人,少数民族12618人,占36.8%,幅员面积384.4平方公里,占全县幅面积的13.3 %。其中,后坪苗族土家族乡少数民族2317人,占全乡30.5%;文复苗族土家族乡少数民族3698人,占39.2%,石桥苗族土家族乡4299人占38.5%,浩口苗族仡佬族乡少数民族2304人,占35.2%。
二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
2012年,各民族乡经济增速较快。民族乡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.51亿元,较上年增长17.3%,;地方财政收入385万元,比上年增长28.3 %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18万元,比上年增长5.2%;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.83亿元,比上年增长18.8%;农民人均纯收入6623元,比上年增长14.3%。
(一)基础设施有所改善。4个少数民族乡公路里程共516公里,16个村实现村通畅,占行政村总数的66.7%;24个行政村全部完成农网改造;人畜饮用水保证率达到87%,农田灌溉保证率达到60.4%;农村危旧房改造率实现31%。
(二)农业产业推进较快。各民族乡以龙头企业引进为抓手,狠抓新兴产业发展,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。产业发展农户覆盖率达到84.5%,农业产业对增加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达到66.3%。
(三)社会事业有序推进。教育事业:4个民族乡现有7所小学校,均实施了寄宿制,小学生入学率100%,小学生升学率达到100%;初中生升学率达到95%。5年来,高考大学生入学334人,农民接受继续教育培训率57%。卫生事业:现有乡卫生院4所,村卫生室23个(占行政村的92%),千人拥有医技人员0.7人。社会保障事业:2012年社会保险率67.8%,其中,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率49.8%,五保供养率100%,农村医疗保险率95%。
(四)民族文化保护有力。一是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夯实。4个民族乡投资300多万元先后建成了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、4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、24个村文化活动室、24个农家书屋、2个健身广场。二是乡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。4个民族乡培养和储备了80余名业余文化人才队伍。三是整理出比较完整的地方少数民族特色歌舞节目。2011年11月首次成功举办武隆县民歌大赛,有效保护和传承了优秀地方民族文化。四是民族乡地域特色文化的挖掘、搜集和整理得到推进。4个少数民族乡有25项民族民俗进入市、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同时,收集整理了《武隆民歌辑录》、《武隆民俗风情》。五是启动了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开发工程。后坪乡天池坝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已完工,启动了浩口乡田家寨特色村寨项目,被市城乡建委纳入乡村旅游重点示范点规划建设。今年县政府也将此村寨纳入五个重点乡村旅游示范点之一。初步建成了后坪、石桥2个民族乡民族文化广场。
近年来,在县委、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,4个民族乡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,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:
一是基础设施方面。我县4个少数民族乡镇已100%实现村通达,24个行政村中除浩口乡浩口村外,已全部实现村通畅,浩口村通畅计划已于2012年下达,但因浩口电站建设而暂停项目实施;未实现公路通达的社还有15个,涉及人口3223人,分别占10.2%和9.4%。在已通畅的村中,部分村公路只通畅到了村民活动中心,覆盖率较低。已实现通达的公路,路况较差,出行困难。不能保障人畜饮水的人口约7290人,占民族乡人口的18.9%。已保障的人口中仍有18840人未达到卫生饮水标准,占48.6%。21801亩农田不能保障灌溉,占耕地面积的48.7%。未实施农村电网改造的仍有3个村、21个社,涉及人口4312人。在已实施农网改造的地方,由于是第一期改造,加上农村家用电器发展迅猛,用电负荷加大,导致用电质量下降。
二是社会事业方面。民族乡中尚有2个村无村卫生室;1000人拥有医师仅0.2人,比规定的最低标准差0.4个百分点;1000人拥有医疗床仅1.1床。老百姓“小病拖、大病土方治”的现象仍然严重。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后继乏人,部分非物质文化已濒临消亡。